close






一次地震有幾個震級,烈度是否相同?


影響烈度的因素有很多:震級、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質構造和巖石性質等。因此一次地震數次震級帶來的烈度可能不同。

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築物受地震破壞的程度,用“度”來表示。我國將地震烈度劃分為12度。

震級和地震烈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震級隻跟地震釋放的能量多少有關,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隻有一個震級;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的破壞程度,則各地不同,但震中烈度隻有一個。

一般而言,震級越大,烈度就越高。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方烈度就不一樣(一般情況下,震中地區受破壞的程度最高,其烈度值稱為震中烈度,隨著震中距的增加,地震造成的破壞逐漸減輕)。烈度的大小除瞭震級、震中距外,還與震源深度、地質構造和巖石性質等因素有關。

震級是衡量地震本身釋放能量大小的級別。地震釋放的能量越大,震級就越大。一次地震隻有一個震級。
烈度是指某地區受地震影響的強弱或破壞程度。破壞越嚴重,烈度就越大。影響它的因素有:震級越大,烈度越大.震源越深,烈度越小.距離震中越遠,烈度越小.
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傢,把地震烈度定為12度。3度:如載重車馳過,室內少數人有感;4-5度:室內多數人有感,室內懸掛物動搖,門窗作響,塵土掉落;6度:人行走不穩,器皿翻倒,質量差的房屋破壞;7-8度:人站不住,大部分房屋遭到破壞,有山崩、滑坡、噴沙、冒水等現象;9-10度:房屋嚴重破壞,地表裂縫很多,部分鐵軌彎曲;11-12度:房屋普遍傾倒,地面變形嚴重,造成巨大自然災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地震知識+ 的頭像
    地震知識+

    地震知識+

    地震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