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汶川大地震的英雄人物汶川大地震的英雄人物。要有兩三行,不用太詳細。 鄒雯櫻,女,12歲,藏族,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小學五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鄒雯櫻作為班長和學校少先隊大隊長,一直主動幫助老師組織同學撤離,她卻自覺留在最後。當時鄒雯櫻已經跑到二樓樓梯口,為瞭返回救助其他同學,她卻再也沒能回來。當救援人員發現鄒雯櫻時,她還緊緊攙扶著一位同班同學。鄒雯櫻的學習成績一直是年級第一名,還自學繪畫和音樂,愛好體育。4月底曾代表學校參加汶川運動會,100米和200米都拿瞭名次。以她的奔跑速度,完全可以跑出去 四川汶川大地震感動心靈的人物抗震救災英雄少年馬健先進事跡:為廢墟下的同學打開生命通道 地震後,“違紀”尋找同學 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馬健和同學們正在教學樓三樓上化學課。伴隨著地底下隆隆的巨響,教室突然晃蕩起來…… 老師趔趄著走出門外看個究竟,“地震,快跑!”老師一聲大喊,同學們哭喊著拼命地往教室外沖。突然,一聲巨響,教學樓底層塌陷瞭,二樓變成瞭一樓,整座樓開始向一側傾斜。幸運的是,馬健和大多數同學從門窗鉆瞭出去,快速跑到瞭校園空曠的地方。 學校一邊組織老師展開救援,一邊安頓所有逃出來的學生原地待命,不準亂動。由於老師人手有限,救援工作量大,馬健和同學何宇決定“違紀”參與救援,於是他們偷偷溜出人群,到上課的教學樓去找尋沒有出來的同學。不久,他們發現瞭掩埋在廢墟中的同班同學向孝廉,她被卡在樓梯間。“我來瞭,你要堅持,一定要堅持!”馬健鼓勵著對方。 馬健他們一起施救瞭好幾次,都沒有成功。不間斷的餘震讓搖搖欲墜的教學樓和其他建築不停地往下掉東西,加上天色漸晚,空氣中沒有散去的塵埃使得視線極差。更要命的是,學校得知消息說,受地震影響,岷江上遊的大壩可能決堤,低窪地帶的漩口中學或許將被淹沒。為瞭安全起見,學校組織所有逃出來的學生爬上瞭地勢較高的漁子溪山,馬健也在其中。 上山後,馬健總是想起向孝廉被困的情景,仿佛聽到她在廢墟中期盼的聲音。“她沒吃的、沒喝的、又不能動,如何挺得過今晚?不行,我不能見死不救!”馬健心裡難受極瞭,他決定獨自一人去營救向孝廉。以“方便”為借口,馬健偷偷地溜出學校搭建的簡易帳篷。 此時已是晚上九點,天空中,已經下起瞭大雨。黑夜裡,冒著大雨,馬健在泥濘道路上深一腳淺一腳地摸索著下瞭山,摸進學校,找到瞭教學大樓的廢墟。 手刨4個小時,廢墟裡救出同學 馬健蜷縮著身子鉆進瞭廢墟。他用雙手將一塊塊磚頭刨開、運出去,又鉆進去,再出來……匍匐著一趟又一趟。此時餘震不斷,碎磚塊不斷向下滑落,頭頂上的水泥板隨時都有可能塌下來。 但是強烈的救人願望支撐著馬健。餘震來臨時,他抱著頭蹲著不動,餘震結束後,他又開始搬挖。兩個小時過去瞭,聽聲音,離向孝廉還比較遠,繼續挖!沒有工具,隻有雙手,在與水泥和廢磚的頻繁接觸中,馬健的手磨破瞭,血止不住流瞭出來,痛得難受,但馬健仍然堅持著。 搬挖費力氣,馬健晚餐時隻吃瞭幾個土豆,由於體力透支,又累又渴,他的手腳漸漸地軟得不聽使喚,但馬健沒有放棄。實在動不瞭,他就歇一歇,喘口氣,堅持著繼續。四個小時,就這樣被他挺瞭過去!黑暗中,廢墟裡的洞愈來愈深,也越來越接近向孝廉…… 終於,他看到瞭向孝廉!看到她被卡在已經垮掉的樓梯夾層,左腳已經骨折,手也被壓腫瞭,起瞭不少水泡。而她旁邊還有一個同學,已經失去呼吸,正是這個同學承擔瞭樓梯的壓力,才使得向孝廉得以幸存。這時,失血較多的向孝廉在雨夜中感覺很冷,她在不停地顫抖。馬健趕緊將身上唯一的短袖T恤脫下來,裹在同學身上,緊接著,他開始設法營救向孝廉。 這時,向孝廉突然抽泣起來,“馬健!你別走,如果你要走,就等我死瞭再走吧!”“你不會死。你是我們班最小的一個,你的生命力也是最強的,我絕不會丟下你!”馬健堅定地說。清理幹凈周邊的磚塊後,馬健用力將向孝廉拉出瞭廢墟! 救出向孝廉後,幾乎用盡瞭力氣的馬健沒有離開,他開始援救其他幸存者…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瞭,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 象古人行跪拜禮,隻是身體被壓的變形瞭,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瞭她已經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瞭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瞭幾下,裡面沒有任何 回應。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瞭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 孩子 ,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裡,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 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裡,醫生下意識的看瞭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 愛你”,看慣瞭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瞭,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瞭。 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時,距彭州市區10多公裡的紅巖鎮,大面積房屋倒塌、通信中斷、人員傷亡……在這次地震發生時,正給幼兒園大班輔導的紅巖鎮中心小學周汝蘭老師沒有獨自逃生,而是四次沖進教室搶救學生,直到全班52名學生成功脫離危險。 第一次沖進教室 抓出兩娃娃就跑 12日,13∶50—14∶30是紅巖鎮小學下午第一節課。在幼兒園大班,來帶課的34歲女教師周汝蘭吩咐學生們在教室裡睡覺或寫字畫畫。14時28分,房屋開始強烈顫抖。“快往門外跑,快!”意識到地震來瞭的周汝蘭驚慌得大吼。班上學生都是4-6歲的幼兒,嚇得大哭起來,教室裡一片混亂。“快跑啊!”周汝蘭抓起兩個學生就往小操場上跑,一些年齡稍微大點的學生也跟著她跑。 劇烈的震動,使灰塵變成濃煙籠罩著整個學校。周汝蘭叫已經跑出來的10多個學生蹲在小操場上,就又跑進教室。她見孩子們在教室門口形成擁堵,趕緊理順他們出門順序,又一腳踹開後門,看見嚇得直哭的小娃娃,左手提一個,右手抓一個,跑到小操場。 第二次沖進教室 搖醒睡覺的娃娃 短短十幾秒裡,地震越來越厲害。街上的房子開始倒塌,教室屋頂的瓦片在周汝蘭頭上嘩嘩作響。她又沖進教室,看見三個學生居然還在睡覺。急紅眼的她奮力搖醒睡覺的學生,又抓瞭兩個學生朝外跑。 第三次沖進教室 搶救三個哭娃娃 當大多數孩子已經成功轉移到操場上時,整個紅巖鎮已是地動山搖!房屋坍塌聲不絕於耳。“不好,教室裡還有學生!”周汝蘭隱隱看見教室裡還有三個小孩子趴在課桌上哭泣,又迅速沖進教室。當她第三次沖出教室時,已經疲憊不堪。 第四次沖進教室 還差兩人在哪? 最後,周汝蘭雙腳發軟地站在操場清理人數。“52人?不是54個人嗎?”周汝蘭第四次沖進教室。此時教室裡能見度相當低,周汝蘭隻得在教室大喊:“還有人嗎?”“周老師快出來,今天有兩個學生請假瞭!”直到該班班主任楊老師趕來,周汝蘭才從教室裡跑瞭出來。地震過去瞭,看著整整齊齊蹲在地上的孩子們,周汝蘭的淚水不禁湧瞭出來。 周老師的女兒 我支持媽媽搶救弟弟妹妹們 周汝蘭是小學4年級2班的班主任,當時是臨時抽調到幼兒園上課,地震時,她沒呆在自己班上孩子們的身邊,心裡很愧疚,幸好大傢都平安無事。周汝蘭告訴記者,在搶救幼兒園的小朋友時,她連女兒也顧不上多想。當晚7時多,周汝蘭才見到女兒何玲宇。“媽媽回傢張口就問學校有沒有學生出事,後來才問我的安全。”何玲宇略顯委屈,卻懂事地表示,“但我不怨媽媽,我支持媽媽搶救弟弟妹妹們!” “災難發生後,周汝蘭老師一直在學校堅守崗位。我們學校接收瞭300多名災民在學校操場搭建帳篷臨時居住,周老師每天都到現場幫忙。”學校校長陳顯斌介紹說。記者想讓周汝蘭老師談談她當時的感受。“沒什麼,比起抗災一線的同志們,我差遠瞭!我還要去看看另外幾個孩子。”周汝蘭微笑著離開瞭。 《成都晚報》 江蘇醫生一天救治500多人 當地群眾送來雞蛋 江蘇醫療隊 忙到下午三四點才吃午飯 口述:江蘇省人民醫院普外科 傅贊醫生 5月14日17點 13日下午一下飛機,我們江蘇106名醫護人員立即攜帶物資分乘8輛大巴奔赴綿陽。雨下個不停,氣溫有點低,大約18點半左右終於趕到綿陽。到瞭綿陽,稍作停留,又往安縣繼續顛簸趕路。一路依稀可見越來越多倒塌的房屋,當地居民用蛇皮袋搭的非常簡陋的防震棚也越來越多。 20點左右輾轉抵達安縣,安縣受災嚴重,停水、停電、停氣,大部分居民都已撤離。由於沒有水和電,救護點隻能做一些包紮、輸液或輸氧之類的簡單處理,沒有條件施行緊急手術,所有病人必須在簡單處理後快速轉到綿陽救治。我們江蘇醫療隊隻好掉頭再赴綿陽。 22點左右,回到綿陽,我和普外科趙翰林、蔣奎榮等醫生奉命趕緊把從江蘇帶來的凝結著濃濃關愛的20多萬毫升血液送到綿陽市紅十字血站。 綿陽的搶救任務非常重,綿陽各大醫院已經處於超飽和狀態,重災區北川的病人還在不斷地被送到綿陽救治。北川已經陷落,地況非常復雜,急救人員隻能將病人抬著出來,跑一段路,再由救護車送到安縣附近的臨時救助點簡單處理,然後緊急送到綿陽,分配到各醫療機構。 江蘇醫療隊被分成幾個小組,分派到綿陽市區幾個醫院和周圍縣鎮。我們省人民醫院被分配到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這是一傢以精神專科為特色的三甲醫院。23點左右,一到三院,我們立即將醫院捐助的醫療物資交接到三院同仁手中,盼望這些物資馬上可以用到正在焦急等待的受災同胞身上。大部分病人都暫時住在醫院門口簡易的防震棚裡,無菌敷料已經基本用完,等待拍片子的人排成瞭長隊。 14日早上7點50分,我們省人醫救援隊在三院與當地同仁混合組成救治小組,協力投入到緊張繁忙的救治工作中。一直忙到下午三四點,才囫圇吞瞭一點盒飯。我和蔣奎榮現在正在幫病人做血液透析,幫助放置透析管。這是三個從北川轉來的高中生,由於教學樓倒塌造成肌肉受擠壓壞死,相繼出現瞭“擠壓綜合征”,出現瞭血紅蛋白尿,導致腎功能衰竭!下午我們已經給他們施行瞭下肢減壓手術。有兩個學生病情很重,雖然積極治療保住瞭生命但可能需要截肢,還有一個在我們及時搶救下,病情已經平穩。不遠處,夏雲、彭玉慧等幾位經驗十分豐富的外科護理隊員正在給焦急排隊的傷病員打石膏、換藥、輸液,她們同時還在給病人做心理疏導。再遠處,王青和蔡衛華兩位骨科醫生正在給骨折病人施行手術,從早上到現在,手術一臺接一臺,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由於有些群眾傷得太重,令人心痛,醫生們眼含著熱淚幫助他們做手術,盡自己最大力量搶救他們。胸外科邵永豐、朱全兩位隊員從中午開始一直在搶救一位嚴重肺爆震傷伴呼吸衰竭的40多歲中年婦女,一度生命危急的患者現在已經轉危為安。 有太多太多的傷病同胞在焦急等待著我們的救治,不說瞭,又有一批病人轉運過來瞭! (整理:張群 步偉 畢曉紅) 當地受災群眾給醫療隊員送雞蛋 省衛生廳副廳長胡曉抒任國傢急救專傢組組長 本報訊 截至昨天傍晚,江蘇醫療隊進入災區還不到24小時,就救治瞭500多位傷員,很多醫護人員都沒有休息。昨天晚上8:00,省衛生廳通報瞭赴川醫療隊進入災區後的情況。據省衛生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總隊長胡曉抒被衛生部指派為國傢急救專傢組組長,負責綿陽醫療急救指揮工作。衛生部同時指定我省醫療隊制定災後防疫工作方案。 相對來說,我省醫療隊技術水平較高,重點任務是搶救重傷員。 上午8臺手術連著做 昨天,在綿陽520醫院支援的鼓樓醫院護士長陸巍和神經外科主任醫師蔣健告訴記者,昨天又加進來70多個新病人,因為床位有限,不少的病人隻能住在走廊裡。由於手術量太大,醫院現在手術器械非常緊張。持續瞭幾天的大雨終於在昨天停止瞭,從早上6點開始,大傢就投入瞭緊張的工作,“因為往北川的公路被打通,所以今天上午來瞭好多北川的患者,一天不到的時間就接收瞭70多名新病人,一個上午就做瞭8臺手術。” 群眾給醫療隊員送雞蛋 陸護士長在醫院的主要工作是負責登記病人的情況,她告訴記者,現在大多數病人的情緒比較低沉,“這些病人來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一個人,不知道傢人是否安全,看到他們的樣子,我的心裡很難受。” 蔣健醫生說,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個中年人,地震發生的時候正在北川當地的一棟7層樓上開會,一直到昨天才被解救出來。其實他的傢屬在前天就來醫院找過他,因為當時還沒有送過來,傢屬還以為他遇難瞭,在醫院就哭瞭起來。後來還是不死心,昨天又跑到醫院來尋找,結果真的找到瞭,兩個人激動地抱在一起放聲大哭。另外,醫院還送過來一個小孩,隻有11歲,她是自己從廢墟裡爬出來的,被營救人員發現後送到瞭醫院,但是聽說她的父母全都不在瞭。中大醫院醫療隊隊員、普外科副主任石欣副主任醫師介紹說,雖然當地災情嚴重,但當地老百姓不停地為醫療隊和傷病員送來開水、稀飯、雞蛋等食品和生活用品。 目前急需大量手術器械 因為災區食品比較緊張,現在醫院的夥食也比較困難,陸護士長說:“給病人的一般是一些饅頭,我們就吃些玉米糊、土豆什麼的。很多病人都吃不飽,我們都會把自己的食物拿出一些給他們。”當被問到此刻醫院最需要的是什麼,陸護士長說其實應該是手術器械。“病人傷勢都比較重,大多需要手術治療,比如骨骼復位、切開等等。現在醫院的手術器械數量已經維持不瞭太長的時間瞭。” (朱姝 畢曉紅) 我省50輛醫療救護車趕赴災區 本報記者隨隊奔赴抗震一線 本報訊 “ 我宣佈江蘇醫療救護車隊出發!”昨天上午11時,隨著何權副省長的一聲令下,我省連夜組建的一支由50輛救護車、100名駕駛員組成的救護車隊從南京出發趕赴四川地震災區。 14日凌晨1時20分許,衛生部通知省衛生廳組織醫療救護車隊支援四川地震災區。接到通知後,省衛生廳連夜通知瞭各市衛生局,組建瞭救護車隊,其中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各5輛,揚州、鎮江、徐州、淮安各4輛,泰州、鹽城、連雲港各3輛。 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也度過瞭一個不眠之夜,連夜為救護車隊購買食品、水、生活用品。急救車內裝滿瞭各種物資,省人民醫院還送來一批前方醫生急需的藥品。 (畢曉紅) 又訊 本報年輕女記者於丹丹昨臨時受命,隨江蘇醫療救護車隊趕赴四川災區采訪,她將穿越大半個中國,日夜兼程2243公裡,直接奔赴汶川地震重災區。 昨天上午本報記者於丹丹聽說報社要派記者去震區采訪,主動請纓,由於時間緊急,她行前都來不及帶上禦寒的衣服,隻簡單打電話給傢人就踏上征途。昨晚記者連線於丹丹,她說車隊從中午開出後就沒有停留,所有人僅在車上吃點面包、餅幹充饑,因為一路不停,為避免上廁所,她也很少喝水。“50輛江蘇救災救護車隊浩浩蕩蕩,一路向西,沿途市民紛紛向車隊揮手致意,收費站一路綠燈。”盡管路途艱辛,於丹丹表示一定要圓滿完成報道任務。 (畢曉紅) 其他救助隊 南京房屋安全鑒定隊 本報訊 昨天,一支由四人組成的南京房屋安全鑒定專傢搭乘晚上8時50分的航班奔赴成都。據悉,這支隊伍將對當地尚未倒塌的房屋進行專業鑒定,讓災區人民能夠盡快返回安全的傢,這也是全國首個前往災區的房屋安全救援隊。 據南京市房管局副局長王士敏介紹說,昨天早上一上班,他們就接到成都當地房管部門的電話求援,表示由於地震後老百姓普遍擔心建築物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因此紛紛將自己的傢搬到街頭,使得成都市大大小小的廣場上聚集瞭數以萬計的群眾。為瞭讓老百姓盡快返回傢中,成都房管部門懇請南京房管局派出房屋鑒定專傢,向當地伸出援手。“接到求援電話後,我們立即召開專題會議,決定派遣一支由四人組成的專傢組。”記者在昨天的出發儀式上看到,救援隊攜帶瞭不少專業儀器用於安全鑒定,五件設備的總價值超過100萬元。 (馬祚波) 江蘇電力搶險隊 本報訊 50多名搶險隊員、5輛發電車、5輛工程搶險車、4輛保障車……經過江蘇省電力公司連夜緊急調遣,昨天下午1:00,來自連雲港、宿遷、蘇州、徐州和南京供電部門的救災人員帶著設備一起奔赴四川。兩天後,他們將在災區開始搶險工作。 昨天中午,南京市雨花臺區供電公司,50多名搶險隊員正在做出發前的準備。南京電力公司的搶修隊隊員肖錫金已經忙瞭一上午瞭,此時才給妻子發瞭條短信:老婆,當你看到這條短信的時候,我已經要動身去四川瞭。今天早晨5點,接到通知後,就直接從工地趕到公司瞭。你一個人在傢要註意身體,一完成任務我就回來陪你和兒子。肖錫金在南京仙林一電網建設工地上班,由於工地離傢遠,任務又重,每天都吃住在工地,已經有半個月沒有見到妻兒瞭。 (徐媛園 楊娟) 300特警、消防赴川 本報訊 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廳有關部署與要求,昨天上午8時許,南京市公安局189名特警、11名消防特勤隊員共200人,乘飛機奔赴四川地震災區開展抗震搶險救災工作。另據最新消息,昨天上午200名警力出發後,南京市公安局又派出100名消防特勤隊員奔赴災區。連同5月13日已奔赴災區的80名警力,南京市公安局目前共派出380名特警、消防特勤警力。 救援人員的腳步聲剛停留在廢墟前,10多個孩子的聲音就傳瞭出來:“叔叔,救我……”緊接著,哭聲傳出一片。北川縣中學、幼兒園,曲山小學的廢墟中,總會傳出這樣的叫聲和哭聲,一直揪扯著人們的心。昨天,我們徒步22公裡進入綿陽市北川縣,一直因我們的力量單薄而自責,為孩子們那一陣陣稚嫩的揪心呼救聲而落淚…… 廢墟中傳來幼嫩呼救聲 曲山小學那兩幢3層高的教學樓,緊靠背後的大山,地震發生後,滾落的山石將樓房壓成瞭兩層,一樓直接沉入地底。其中,還有一幢樓房的頂被揭開,斜斜地靠在樓前。 廢墟中,有孩子幼小的遺體,壓在變形的水泥鋼筋之中;廢墟下,微弱地傳來孩子的呼救聲……鉆入變形的樓房中,循著聲音從一些縫隙看去,有孩子因腿被壓著直著上身坐在廢墟中,有孩子斜靠在死去瞭的同學身旁…… 從12日下午2點28分發生地震後,這些孩子就一直保持這種姿勢,到昨天下午3點已經整整48小時。孩子們就靠前來找尋他們的傢長送來的水支撐到現在。 5年級1班的張禮正在地震襲來的時候,身旁幾名同學全被垮下的鋼筋和水泥塊砸中。等他清醒過來時,發現自己的右大腿被牢牢地卡住,身旁躺著的3名同學已經沒有瞭呼吸,而一名同學的遺體就一直趴在他的大腿上。 距張禮正僅3米遠的一處廢墟中,一個孩子下半身被牢牢卡住,一聽見地面有人說話,他就伸出一隻小手,大叫:“叔叔,救救我……” 5年級3班的李月,同樣因右腿被卡住,隻得坐在右側那幢樓的廢墟中,身旁躺著3個同學的遺體,人們前去送水或想辦法營救她的時候,這個小姑娘說:“別管我,先救下面的同學!” 廢墟下不足50厘米的空間中,傳出10多個孩子的呼救聲和索要水的聲音。 特警無能為力 放聲大哭 兩天來,這些困在廢墟下的孩子們已經見到瞭多名救援人員,除瞭傢長、當地村民、救援人員外,也見到瞭來自天津的特警。 200名特警於13日下午6點趕到現場救援,截至昨天下午2點,已經成功營救出困在北川縣縣城、景傢村、苦竹壩水庫、電站等地400餘名被困人員。然而,卻因為手上的施救工具隻有鐵鍬和鋼釬而無能為力。 特警們對壓在廢墟中求救的孩子束手無策,他們不敢亂撬樓板,擔心整幢樓垮塌下來;也不敢采取粗魯方式實施救援。特警們無能為力,他們在安慰孩子的時候落淚瞭,在走出操場的時候放聲大哭。 村民哭喊 “要與孩子死在一起” 餘運先、何傢興、朱運能等9人,皆是縣城附近村子的幸存者,從第一天得知地震的消息,就在縣城裡到處亂竄,除瞭尋找自己的孩子和親人,也積極地展開自救。 也是從第一天起,他們就發現瞭這群被困在廢墟中的小學生,他們找過民兵、找過第一批趕到現場的救援官兵。然而,一次次的希望,也帶給他們一次次的失望。昨天下午,他們看到再次噙著眼淚離開的特警,再也控制不住,找來鋼釬、千斤頂等工具,在廢墟前哭喊著:“我們死也要和這些孩子死在一起!”一番努力後,他們不得不放棄。 從重慶趕來北川的王川,原本來尋找在此打工的妻子,卻驚喜得知妻子已經平安無事回到傢中。但看到這番悲慘的場面後,王川想:“反正都來瞭,就幫忙做點事情。”於是,在救援的人群中,多瞭一個及時伸出援手的人。他從已經人去屋空的五金店找來千斤頂,一個人來到曲山小學施救。直到昨天下午,又一批來自重慶的特警趕來的時候,王川還在被困學生李月身旁忙活著。 而前來尋找孩子的彭軍,喊不答應11歲的兒子,就天天到廢墟前轉悠,一會兒拿根鐵鍬撬,一會兒拿個千斤頂撐。但是,成功的幾率一直為零。 救援隊苦嘆 無大型設備 昨天下午4點,一群來自陜西的消防戰士,才進入北川縣城,就被村民直接帶到曲山小學。 身穿紅色救援衣服的消防官兵帶著電鋸、破壞鉗等設備,在廢墟前努力營救瞭一番,卻仍然無能為力。一位專傢在現場查勘瞭一番後認為,必須要大型的機器設備,先將已經變成廢墟的樓房一層層揭開後,才能成功營救出被困孩子。但是,由於昨天的餘震還是不斷,進入縣城的公路已經全部被大石和沙石阻斷,縣城前的大橋也不復存在,運載著大型機器設備的車輛根本無法開到學校前面。 下午5點,我們離開現場時,這群消防官兵還在廢墟前想辦法。“絕不能讓孩子們就這樣被壓著。”在出縣城的道路上,幾名頭戴“咸陽消防”字樣的陜西救援隊員,正扛著一把大電鋸前往學校 |
全站熱搜